必赢优惠y272net

浙外新闻


【砥砺奋进这五年】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守正创新发展高水平本科教育——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人才培养工作回顾



来源:教务处 作者:编辑:姚祥燕、郑周璇时间:2024-04-17

编者按:为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进一步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学校推出“砥砺奋进这五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三地四域”,推进“五职五建”,深化“实院强系”改革,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营造迎接第三次党代会的浓烈氛围,激励全校师生开拓奋进、追求卓越,奋力谱写推进学校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本期推出人才培养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新文科建设要求,“五育并举”统筹实施,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全力打造具有浙外辨识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坚持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成效持续增强

学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支持高校。持续擦亮“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品牌,以学习青年习近平优秀品质为主线,构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的“三进四融”大思政育人体系,实现一、二、三、四课堂有效衔接。作为全国第二批试点高校,守正创新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课堂、进教材”工作,形成“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融入、专题课程嵌入、特色课程浸润”的“三进”教育体系和“‘四课堂’联动”的“三进”教育模式,为省内其他高校“三进”工作提供了浙外经验,构建了“青年学子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两学”贯通的工作格局。发起共建在杭高校马院“手拉手”联盟,入选省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学校入选浙江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支持高校。

undefined

“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展厅揭幕。

举办浙江省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研讨会。

宣勇、张环宙等校领导赴亚运村看望慰问师生志愿者。

校党委书记宣勇走访“最美寝室”。

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党委副书记徐勇走访“最美寝室”。

学校编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工作理论读本》。

二、提升专业内涵,“金字塔型”专业结构日臻完善

学校紧密对接服务浙江开放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重要窗口”建设,初步构建起三大专业集群,以国家级一流专业为引领,省级一流专业和认证(评估)专业为中坚,所有专业具有国际化应用型特色的三面三层的金字塔型专业结构。本科专业从33个增至36个,其中外语类专业16个,语种从11个增至14个,涵盖联合国主要工作语言和浙江“一带一路”建设关键语言。按照“对标一流标准、引领全国同类”定位,分层分类建强专业,获批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占招生专业的42.4%)。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了从0到7的突破,数量位居省内新建本科院校前茅。7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顺利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国际认证。13个专业在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专业(应用型)榜单中排名榜首,占全校33个招生专业的近40%;A级及以上专业26个(包含15个外语类专业),涉及外国语言文学、国际经贸文旅、教师教育等专业集群,占招生专业的78.8%。1/3的招生专业通过各类认证或评估。

学校多次召开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

外语类专业分布图。

三大专业群。

金字塔型专业结构分布图。

学校14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

13个专业在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专业(应用型)榜单中排名榜首。

三、聚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学校持续开展需求导向的“起点工程”,参照专业国家标准和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不断校准3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大课程及活动对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培养方案的整体性规范化持续提升。持续开展质量导向的“认证(评估)工程”,不断校准专业定位、凝练专业特色、深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理念。以培养学生通识素养、外语特长、专业能力、多元发展潜能为目标,构建起具有浙外特色的“3+X”课程体系。坚持价值引领,打出课程建设组合拳,打造了一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项目;坚持特色发展,出品“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建成精品通识课程群;坚持新文科导向,新增“涉外法治”等3个跨学科创新实验班,新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际传播”等5个跨学科拓展课程群,建设了一批复合型一流课程和新形态教材建设;深化“互联网+”教学改革,推动“金课”建设;狠抓课堂主阵地,实施优质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积极开展以赛促教。教师在全国教师创新大赛、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一等奖及以上奖项30个。

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评“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虚拟教研室)建设点(教学行动研究)”“浙江省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国家虚拟教研室TOP100院校”等;“创新‘三四制’模式培养高素质涉外人才”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评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93门,省级及以上教材29部,其中,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级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均取得历史性突破。

undefined

近五年教师获得的国家级教学项目。

郭筠(右六)团队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张超老师(左三)获浙江省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

陈果老师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全国决赛一等奖。

陈晶老师获第二届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冠军。

四、深化课堂联动,两通三化实践育人体系走深走实

学校创新“一二三四课堂”联通,“见习、实习、研习”贯通,竞赛课程化、社团专业化、论文多样化的“两通三化”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内实验实践教学平台,获批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90余个,获批省部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60余项、省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5项,拥有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培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省级重点支持产业学院均实现了零的突破。深化“双校园”实践教学建设,推动学生国际化平台实习实训,选送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学生竞赛获奖不断增量提质,五年间,国家级竞赛获奖数达456项,较前五年增长了近4倍,省级竞赛获奖数达1549项,较前五年增长了近2.5倍。

3964A

学校“多语种跨境电商产业学院”获批2023年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

学生获2020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特等奖。

学生获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一等奖。

学生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学生获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

五、着力复合融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学校对接浙江万亿产业发展需求,以五大专班为工作机制,开展人才培养“手掌工程”,形成五大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和“德体美劳”四大实施方案。以拓展课程群建设、创新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复合化培养等为抓手,丰富“外语+”“+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内涵和培养渠道,创新“嵌入式”“融入式”“叠加式”等培养模式,通过“3+1”“2+2”“+10学分拓展模块”“双校园”等一揽子“外语+”复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依托跨境电商“3+1”创新实验班、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未来教育家”创新实验班、“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数字贸易创新实验班等5大实验班平台,加快推进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

近五年,学校培养了近万名活跃于教师教育、跨境电商、语言文化服务、经贸旅游、涉外法治等领域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墨尔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国际化就业率超16%,国际组织、援外医疗队等出现浙外学子身影。学校获杭州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22年度)及优秀高校(2020-2022年度)等荣誉。2023年学校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试点。

学校“三四制”涉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试点。

学生参加“双校园”国际交流活动。

学校开设的各类特色实验班。

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和未来教育家实验班的学生参加教育见习活动。

“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赴华立海外实业有限公司调研。

跨境电商“3+1”实验班举行暑期双选会活动。

未来五年,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新使命新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办学定位相适应、具有浙外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在外事外宣、外贸文旅、基础教育等领域,担当促进文明互鉴和人文交流之大任,能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