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师是大学的重要标志,他们教书育人,更以其治学态度、精神品格丰富充实大学文化。
为更好地营造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我们在校园媒体中开辟专栏,陆续介绍“浙外学人”,宣传展示他们的风采,介绍他们学问人生的多彩经历和至深感悟,弘扬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加快建设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而奋发努力。
张跃西,男,1964年6月出生,生态学博士,旅游管理学教授,高级会展策划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三层次),浙江省专业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生态旅游、养生旅游与旅游高等教育。
浙江省重点学科“国际经贸与旅游学”养生旅游方向负责人、院级重点学科“旅游管理学”负责人、国际导游教学团队负责人。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养生旅游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利部水利风景区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旅游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武义县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先后参与并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省部级和横向课题课14项。出版专著教材6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植物生态学及地植物学学报》、《旅游学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全国率先开设《养生旅游学》课程,完成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教材项目《新概念旅游学》,负责的《旅游地理》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国家建设性精品课程”。
所负责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获“浙江省重点专业”。曾经获得首届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农业部休闲农业中心优秀论文二等奖及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优秀会员等奖项。
我从事高教工作,迄今已经26个春秋。回顾走过的道路,谈点感悟,借此机会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
我是一个农民的子弟,在那艰苦的岁月里,难得考上大学,所以非常珍惜。大学四年,我除了努力学习课程外,做了件有意义的事情——创办了“国土研究会”社团并当选为首任会长。我们社团主动组织会员利用假期,自费开展专业调研,开学后举办学术报告会,并印《国土研究》论文集,还与河北地理所《国土研究与开发》杂志社建立了业务联系。1986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年会征文,本人投稿的文章被录用并应邀参加了北京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可以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尝到了学术成功的快乐。该社团由于活动精彩,迅速发展到近400位会员,得到安徽师范大学团委领导的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
1987年我从安徽师大地理系毕业分配至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因为毗邻九华山、黄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原因,我不仅积极主动进行旅游开发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还在池州中国旅行社兼职做了六年的导游工作。这对我培养专业能力、锻炼才干、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94年,我第一次主持申报了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九华山竹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并成功立项,并在《旅游学刊》和台湾的相关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从事旅游科研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现在来看,这些为我以后转型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于199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2年晋升教授。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教师行业的崇高标准。每次看到或想到这句标语的时候,我都有种紧迫感——扪心自问:我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吗?当年曾经教过的那些学生,十数年后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其中很多我已经记不清了),见面时亲切地叫我一声“张老师”的时候,我就有种特别的幸福感和幸运感——我心里在想,他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未必就是我当年教导的结果。如果当年教他的老师不是我,而是更有水平的教师,他们今天的成就或许会更大些。“没有误人子弟”是我作为教师最需要的自我评价。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呢?对于社会来说,教师也就是一个职业岗位而已;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也就是普通的谋生手段。但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岗位,有着非同寻常的责任和义务。应试教育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训练收敛思维——不同的学生训练同样的题目,答案却是已知的和唯一的,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需要我们改革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及完善评价机制。 “近山知鸟音”,一个专业怎么才能办好?必须虚心“问计于民”,求教于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教师。我认为,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兴趣,努力让师生围绕一个共同目标,积极探索未知、发现新知,这应该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本质要求。坚持的教学原则应该是“教最新的、学有用的;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在我看来,职业教育不应该是一个层次(中职与高职),而是一个序列(包括本科与研究生),更是一个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师范大学、农林大学、工业大学就是典型的职业大学。只要培养的学生将来需要就业,就必须围绕岗位目标(研究岗位,也是一个职业目标),实施岗位目标培养,进行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开放办学的路子,是普通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我在金华工作期间,本着对大学职能和教师职责的理解,努力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协同推进。我主持完成了省级科研课题三项,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支持并完成省重点教材《新概念旅游学》,成功创建了“香溢模式”“红星模式”和“南园模式”等校企合作模式,成功开辟了“青岛海景”“北京更香”“上海会展中心”等一批重要的酒店和会展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使我们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北京奥运会、上海国际IP会议和杭州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会展活动的接待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2009年我因工作需要调入浙江教育学院工作,有幸见证了我们学校的改制更名、转型升级与特色发展。近年来,我们成功构建了一整套旅游技能演练平台,先后成功主持申报了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导游校级教学团队及院级重点学科“旅游管理学”;作为省级重点学科“国际经贸与旅游学”养生旅游方向负责人,我在全国率先开设“养生旅游学”课程。积极探索并完善“分段式模块项目化”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模式,并提出“国际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对旅游专业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社会服务是永恒的事业。无论是对于一所大学,还是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努力做好社会服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要用心,社会服务其实并不难做。1998年,池州地区要创建全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主动编著《生态经济》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对于池州统一思想认识,普及生态经济知识,推动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0年以来,我提交的“整合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大市”等多项提案和议案分别获得第四届政协优秀提案奖和第五届人大“十大重点建议”,推动了金华市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旅游事业发展。2008年提出“武义养生旅游发展战略”的建议,得到武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本人还被聘为“武义县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现在,武义县成为必赢优惠y272net第一家“校县战略合作基地”。近年来,我以“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的形式,向民进浙江省委会提供“建议将养生旅游列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等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还积极参与了浙江省政协重大调研课题“利用山水浙江,建设旅游强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等调研工作。今年,结合国家旅游局“欢乐健康旅游主题年”活动,我以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养生旅游专业委员会的名义,组织有关专家提出“养生旅游标准”,与浙江日报社等单位联合,顺利开展了“浙江十大欢乐健康旅游城市”评选活动。这些工作,当然没有也不可能纳入现行的教师工作考核体系,但是我觉得有重大意义,就舍得投入精力去做。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原则。低调做人,强调合作共事的能力,但不能丧失原则——凡事人云亦云、应声盲从,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这绝不是低调,而是“低能”;高调做事,强调做事情要有大格局,有声有色有影响力,但不要虚张声势。“战略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前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学习有榜样、成功有快乐;生活有品位、幸福有质量”。我们知道,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都是舶来品,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我有个愿望,就是开设“养生旅游学”课程,出版《养生旅游学》教材和专著,提出“养生旅游标准”,并在全国各地创建100家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因为养生旅游是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旅游服务与辐射世界的重要载体。我愿意为此而不懈努力。
旅游是人类最具幸福感的产业,也是最具幸福感的专业。按照国务院2009[41]文件精神,旅游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又是朝阳产业,从事旅游工作,发展机会比较多。我们知道,旅游工作环境非常好,接待的都是健康有钱和有闲的人,与这样的顾客在一起工作和交流也会学到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旅游职业的导向和旅游专业的训练,强调千方百计使客人开心满意来实现自身价值的——这种独特的职业导向和专业训练所养成的“以顾客为中心”“创造愉悦”的思维模式,能够使人受益终身。也许,正是因为具有幸福感的缘故,做旅游产业和专业的人都显得比较年轻。
人生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的,需要经受得起各种磨难——取得成功的时侯,自然会遭受一些人“羡慕嫉妒恨”;经受事业失败的时侯自然会遭受一些人的“嘲笑蔑视”,难免气馁胆寒,需要自强不息。还是古人说得好,“不以物喜,不以己忧”,自尊自爱,认真做好自己,乐观向上,人情练达,乃修炼的最高境界。
工作感言或从教寄语
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兴趣,努力让师生围绕一个共同目标,积极探索未知、发现新知,这应该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本质要求。
教最新的、学有用的;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旅游是人类最具幸福感的产业,也是最具幸福感的专业。
前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学习有榜样、成功有快乐;生活有品位、幸福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