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优惠y272net

浙外人物


【浙外故事】阅尽千帆不变育人心 桃李争妍不改爱校情



——2019-2020年浙江省“三育人”岗位建功先进个人获得者潘迎华教授专访

来源:宣传部 作者:王丽莎、马叶凡编辑:李娟时间:2020-12-03

编者按:钱塘清嘉,和山苍苍。在葱郁山色的环抱中,在潋滟湖光的掩映下,宁静优雅的浙外校园跃动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们春风化雨,播种桃李芬芳;他们求知若渴,徜徉知识海洋;他们搏击奋进步履匆匆,他们潜心钻研枕经籍书;他们三尺讲台孕育智慧,他们广阔天地书写华章...... 这里是读书治学的净土,这里是逐梦奋进的热土。 在一个个平常的日子里,浙外人意气风发描绘多彩画卷,谱写动人篇章,迈向灿烂明天。

学校推出“浙外故事”系列报道,展现浙外在“三地”建设进程中一段段精彩的剪影,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讲述浙外人自己的故事,传播浙外声音,凝聚奋进力量。

 

 

在浙外三十二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潘迎华身教言传,将半生都献给教育事业,用青春年华为光辉的教师生涯添上最美色彩。

 


矢志不渝,一片真心蕴课堂

“我是真的热爱这份职业,如果再让我做一次抉择,我仍然会选择历史专业,选择做一名教师。”谈起教师这一职业,潘迎华话语间流露出的都是坚定与自豪。

从教30余年,潘迎华浑身透露着温润、和蔼的气质。从文三校区到苍苍和山,她始终如初,把热烈的爱奉献给教育事业。“每每看到新的朝气蓬勃的一代进入校园,我就又有了不竭的动力。”

要点燃别人,自己就应是一团火;要以情感人,自己先捧出一颗心。“教学与育人是分不开的,我们展示给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育人。所以作为老师,必须精神饱满地站在讲台上,传递的信息应该是正能量的,以身以行感染学生。”这样的教学理念贯穿了她整个教学生涯。2019级韩语1班王妍同学很喜欢她的思政课:“潘老师很温和,课堂内外我们都会被她的微笑感染。她讲课温柔却有力,丰富灵动,带着我们追溯历史、辩驳哲思,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长时间的研究与教学中,潘迎华积淀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她学识渊博,循循善诱,中外大事,古今趣闻,都能娓娓道来”,上过她课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

她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负责的《外国地区国别史研究》课程是校级重点学科。这些课的教授,她的教学思路是,“我希望学生通过对整个中国的革命历程、文化特色的理解,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建立起‘四个自信’”。她的思政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门知识、一项技能,更是一方文化药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潘迎华用真挚的课堂去触动学生的心灵。

 

潘迎华老师在授课

 

潜心育人,付诸实践塑英才

求真务实,发挥专业特长,潘迎华将实践贯彻于课程的方方面面,在“大街小巷”里上思政课,让学生享受主动学习的乐趣。

1985年在杭州大学读研究生时开始从事英国工业化史的研究,从事教学后也一直保持着对世界文化历史的热爱。凭借对英国工业史的专业研究,以及怀着对妇女研究的兴趣,她多次参与和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担任全国社科规划课题主持人,编写了《19世纪英国现代化与女性》、《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女性研究》等书籍,其中后者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成果斐然。

科研成果反哺教育,“只有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才能造就新时代,成就新人才。”从执教之始,潘迎华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兴趣,从严抓起,从热点出发。“我们生活在浙江,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力量,也是总书记提出的‘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我们要把浙商经济、浙江的妇联经济等这些生动例子讲给学生,用生动实际来解读枯燥的理论,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调研,让课堂变得有血有肉,贴近学生生活。”她的思政课,同学们总是深受启发,“不同于单纯的知识传授,潘老师更注重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她在课堂开始和结尾都会给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引导我们去思考探索。”2019级韩语2班姜雅同学这样说道。指导实践是一个很曲折的过程。潘迎华不断学习前沿理论知识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学生往往是从零开始,她就从开题、修改提纲、研究资料到看报告、改报告、形成数据,一步步引导学生找到关键,启发学生,一起成长,努力打造具有浙外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她的指导下,学生的实践报告中有的被对接出版,至今已出版三集,其中《探美浙江》收录了大量必赢官网学生论文;有的在调研地展出,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调研报告“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以桐庐合岭村为例”基础上形成的“合岭村旅游发展创意策划书”得到了村委会的认可。谈起经验,潘迎华笑着说:“比起给出答案,我更愿意做为学生抛砖引玉的带路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成果交流会颁奖,第二排右五为潘迎华老师

 

以校为家,风雨无变奋斗时

青春年少时,她心怀梦想,勤恳治学;人生半百时,成果丰硕,她依旧坚守教育岗位。

再回首,奋斗时光历历在目:“我很爱浙外,我的青春、我的工作都在这里,学校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除了教学,潘迎华还曾经担任过校社会科学教研部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等管理岗位工作。在管理工作中,她以立德树人、服务学校特色发展为核心,紧紧围绕学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管理工作的关键,一是要把集体当做一个大家庭,了解每一个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理解困难,重视诉求,也要关心其爱好和特长,扬善于广众,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一个团队的潜力;二是要抓住单位的重点工作,比如教学科研是重点,党建工作起引领作用,要将其合理结合。”

问初心,使命已达,明年此时,她即将退休。“衷心希望学校发展地越来越好!我将会努力地‘站好最后一班岗’,沿着‘十四五’规划构想,围绕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应用型高校目标努力奋斗。”对于年轻的教师,她亦有着很高的期待:“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的血液一定会为我们的学校带来崭新的气象。我希望无论是在教学岗位还是管理岗位的年轻人,都要有奉献精神,政勤至上,淡泊名利。”

谈起只剩一年不到的工作时间,她已有了规划:“明年我还会再开设一次《世界文化》公选课,把我一生的学习经验最后一次以课堂的形式分享给大家。”谈起学生们,她的眼里又焕发出了光彩,“望同学们心系社会,努力学习,快乐生活,无畏艰辛,追逐梦想!”

 

 

 

个人简介:

潘迎华,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任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妇女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世界文化史》、《西方文化史》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以及主持多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并多次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两部学术专著。论文“19世纪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与自由主义获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论文“19世纪英国现代化与妇女家庭法律地位演变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2020年获2019—2020年度浙江省三育人岗位建功先进个人。

 

记者:王丽莎(中文学院)马叶凡(跨境电商学院、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李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访时间:20201122